量產即難產-丟的餃子比吃的多
「你今天包了幾顆水餃?」
「一百多顆。」
「你是在包金元寶啊?」
以上是素素的媽媽對她說的話。
她當然不知道,我們的素水餃不但要自己擀皮、和餡,雪菜和泡菜也要自己醃,當然產量有限。不過一天包一百多顆真的無法維持生計。
因此提升產量是下一個目標,至少一天要包個三百顆。沒想到三百顆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達成。
原本以為三百顆就是一百五十顆的兩倍,因此把所有的過程乘以二就行了。沒想到遠非如此,因為當我們把三百顆水餃餡都裝在一個餡盆裏時,餡料和不勻,包出來的水餃有的太淡,有的太鹹。
因此當我們把主菜和配料倒進一個餡盆拌勻後,還要再分成兩盆,才能開始放調味料,再拌餡,為此我們丟了不下上千顆餃子,而且製作起來更加費時費工。
除了餡料的問題之外,餃子皮也有麻煩。有一天道長突然發現餃子皮開始產生大氣泡。
道長:「我想餃子皮可能是因為空氣潮溼,開始發酵。或者也有可能是我在麵團裏的水加太多。」
包好的餃子因為餃皮有氣泡,會產生很多空氣;這樣的餃子一旦下水煮,很容易破。為了克服氣泡的問題,我們又丟了上千顆餃子,有一次甚至把凍起來的餃子一顆顆用放大鏡檢查。
為此道長可說遍訪名醫,到處請教別人如何克服氣泡的問題,但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用機器皮,所以沒有這個問題。
最後實在無法可想,道長乾脆直接打電話到麵粉工廠的客服專線請教專家,專家最後被問到詞窮。
只有坦承:「其實我們的經驗主要還是來自機器皮,現在做手工皮的很少;而且很多做麵的細節其實是師傅的商業機密,難道你沒聽說學和麵就要學五年嗎?老兄,你也只有自己慢慢試了。」
-素素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